
你一定會退休,還會越活越久,更重要的是,有極大的可能是沒人養你!!問題是,到底要準備多少錢才足夠退休?而這些退休老本應該如何做理財規劃?
根據美國財星雜誌(Fortune)去年7月份之退休專文報導,美國人退休規劃面臨最大的問題就在資產配置錯誤、醫療費高漲以及活得太久。財星雜誌也指出,要安度晚年,必須要有「全生涯」理財規劃,而這也是退休規劃成功的關鍵。
許多人可能以為退休后省吃儉用,應該不需要存到那么多錢,根據美國之退休機構研究調查顯示,美國人退休后之生活費用很可能是退休前之1.2倍,主要原因是人年紀大了,所需的醫藥費用也越來越高,加上通貨膨漲率在侵蝕你的退休金,使得所需退休金之金額被嚴重低估。
如何計算退休金
那么,應該如何計算退休準備到底夠不夠?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定義,一個人退休后,每月至少需有相等于其最后薪資的40%收入,才能安度晚年,每月開支則應以退休前5年的開銷為標準。
如果您希望退休后每月有3000令吉資金可供運用,以2006年男性平均壽命72歲來計算,工作30年以后退休 (預定為55歲),那么,您需要的退休金為61萬2000令吉。
範例試算:退休后希望運用資金x(72-希望退休年齡)x12=3000x(72-55)x12=61.2萬另外,美國財星雜誌也提供一個簡單的試算方法:現年39歲以下的人,退休時大約需要目前年收入之40倍,現年49歲以下的人,退休時大約需要目前年收入之25倍,才夠維持目前的生活水準。當然這只是很粗淺的估算。
退休金的三層保障
基本上,退休金應有三層保障,第一層為政府提供之退休金保障,第二層則是指企業提供的退休金,但這兩層一般僅能提供退休之基本需求,而目前許多企業並沒有提供這類的退休福利,加上,現代人轉換工作的頻率高,企業退休福利也可能因此受影響。
第三層才是個人準備之退休金,大部分的退休金需求缺口,也都是由此部分來補足。
甚么是最適合退休理財的投資工具?市面上投資工具林林總總,包括定存、基金、股票或是保險,投資人可以依其投資屬性,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投資顧問建議以「生命週期概念」,來作為調整退休資產組合之依據。
大數人在第一次選定投資項目后,多半不會隨年紀或薪資的增加而改變投資配置,而所謂「生命週期投資概念」則是運用隨著年齡來調整投資組合,例如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因為離退休較遠,可以承受的風險較大,因此可以選擇以股票基金為主的積極型投資組合,但是等到成家立業邁入中年,便需要調整投資組合,由積極型改為以固定收益債券為主的穩健型投資組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