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1, 2010

量化宽松

[原文]

所谓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 简单来说,就是中央银行“无中生有” ,大量印刷钞票,将之流入民间。

美国如果采取这种政策,其美元就只有走弱下去,以美元为首的热钱将四处流窜,走向美国以外,这将逼使日元、人民币还有其他的货币升值。

馬幣兌美元就明顯地增值,從2009年2月的3.70到目前2010年10月的3.10,或15%以上。(來源)
大馬本地進口商可以進口更多美國出口的產品,如IPHONE、IPAD等高科技產品。

问题在于美国不断“输出” 美元,颁发订单给需要美元的国家,比如说A国。这将制造一个现象:由于A国的制造商获得许多订单,他们将提高生产量,这将促进国家经济。


相反地,大馬本地出口商或生產商收到美國的訂單,可就煩惱了。假設以同樣的製造成本(馬幣)計算,買家以美元支付,利潤就減少,事倍功半。生產商有些還打算少接美國的訂單,沒什麼利潤可圖。不過,原產品出口都以馬幣交易,對種植公司的衝擊應該不大。

经济有成长,人民将获得更可观的收入,打工一族也得到加薪。由于薪水增加,购买力增强,开销增加,欲望需求随着提升,货源不够共应的话,就会起价,通货膨胀跟着来了。

最后,屋价地产也水涨船高,股市大力上扬,原产品价格暴涨,泡沫浮现。


我覺得大馬人民的收入不一定會提高,尤其是打工一族。熱錢流入大馬,主要是往投資性方面,而不是生產性方面。股價、房地產、原產品價格會明顯地增加。因此,官方通膨率也隨之增高。政府會實施加息抑制通膨,以及貨幣管制嗎?

这时,可笑的是,当初始作俑者的美元,已经贬值,而市场上充斥过多的美元供应,导致A国货币增值,但却比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多数人民享受不到“富起来” 的感觉,反而越来越有“钱不够用” 的窘态。


“钱不够用”倒是美國人最能感受到,進口商品都漲價了。這時大家還會在發美國夢嗎?移民到美國嗎?

直到有一天,经济过热,泡沫爆破,国家经济不堪打击而倒地。

这就是末日博士为世界所敲的警钟,也是其他大国(除了美国) 的担忧。

如果为了避免这个现象发生,结果你也印钞票、我也印钞票,大家都来量化宽松,最后全球的国债市场将会崩溃,货币的价值将会蒸发,也许世界最后不得不爆发一场战争,以贵金属如黄金为本位,重新出发。


我覺得目前最重要的是考慮如何保存現有的購買力。貴金屬是其中之一,我覺得土地也可以保值。

所幸末日博士对亚洲还是很有信心,觉得她仍然是世界经济动力的火车头。而他之前的四位财务专业分析员也对大马或亚洲未来一年的展望极有信心。


難道伯南克不清楚這些嗎?背後有什麼理由,一定要實施量化宽松政策?這樣真的能復甦美國的經濟嗎?

不過事實上,你不難發現已有很多美國人從美國經濟體內‘逃竄’到中國這個新興經濟體去發展或圓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